今年下半年,平遠縣中醫藥產業捷報頻傳:7月初,總投資1.5億元的廣東藥莊國產右旋龍腦創新開發建設項目建成投產;7月底,長岃藥業年產3750噸中藥飲片自動化生產線項目綜合樓、生產廠房等主體工程完工……
今年以來,平遠縣按照打造中醫藥強省和梅州市委市政府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系要求,狠抓《關于梅州工業“七個一”工作實施方案》“打造一批主導產業”的工作落實,以南藥產業園為平臺,統籌推進南藥三產融合發展,逐步形成全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專業化生產的發展格局。目前,全縣共發展南藥生產的經營主體61家,南藥種植規模達7.5萬畝,產值6.5億元。
政策引導南藥規范化標準化種植
近日,走進平遠縣差干鎮文豐村王老吉涼茶仙草規范化種植基地,只見農戶們在齊壟成行的仙草叢中忙著采收。
“我們在文豐村建立仙草規范化種植基地212.5畝,推廣聯盟基地帶動570戶種植1840畝仙草。基地的仙草已采收完成80%,預計仙草總產量4000噸。”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模式,有效推動仙草種植從園地選擇、品種選育、栽培管理、成熟收獲、初步加工、倉儲運輸等標準化管理。這是平遠縣打造優質中藥材示范基地,有力地推動當地中藥材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一方面,該縣積極吸引大企業大項目落戶,采取提供優質種苗、訂單種植、保價收購的方式,引導農民發展種植仙草、梅片樹、葛根等100多種南藥品種。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鼓勵政策,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通過貼息補助、基礎設施補助、種苗補助等,用于扶持南藥等特色高效農業發展。
龍頭帶動產業聚集延長南藥產業鏈條
走進廣東華清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藥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只見工人們正在流水線上緊張地作業,產品隨著智能化設備的傳輸帶運送到指定區域進行包裝。“目前,我們已研發出30多項針對皮膚紅、腫、癢、痛和抗過敏等系列產品。”華清園董事長凌鳳清介紹,近年來,華清園不僅在平遠縣建立240畝的梅片苗圃,通過示范推廣帶動梅片種植面積發展到2萬多畝。而且依托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等建立博士工作站,研發了梅片快繁技術、龍腦提取液等,進一步延伸梅片產業鏈。
在發展南藥種植的同時,平遠縣積極推進一產向二三產延伸發展,以華清園、南領藥業、威大地等為主體,建設廣東藥莊國產右旋龍腦創新開發項目、長岃藥業年產3750噸中藥飲片自動化生產線、威大地葛根深加工項目和保靈藥業2000多平方米的食品生產及倉儲中心等項目。鼓勵龍頭企業與華南農業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研制高附加值產品,延伸產業鏈條。積極打造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的現代化南藥產業園。目前,全縣從事南藥產業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示范社1家;有南藥省級名牌產品3個、公共區域品牌2個。
發展大健康產業 梅州大有可為
今年來,平遠縣通過政策引導南藥標準化規模化種植,鼓勵支持龍頭企業突破技術壁壘延長產業鏈,推進南藥產業轉入提質增效的高速發展期,發展模式值得肯定,發展成效令人驚喜。大健康產業已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新引擎。梅州各縣(市、區)和梅州高新區均有中藥材產業。如何做大做強大健康產業?只有合理規劃南藥區域布局,結合“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統籌推動南藥產業集聚化、差異化發展,才能更好地利用資源優勢、激發產業潛能。同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企業“造血”能力,做強做大梅州南藥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此外,要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推動南藥種植、生物制藥、養生旅游等三產融合、協同發展,助力梅州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最佳康養地”。